學習如何學習到起跑點
19 min read
剛好是即將學生生涯上的告一段落,又有一個自學計畫到了中期,總結一下四年的學習如何學習,也許不那麼雞湯、看完會覺得:「好累,算了」,但如果你不是很確定自己喜歡什麼、心猿意馬做不到只耕耘一件事,希望這篇心得文可以給你一點幫助。
約莫四年前 ……
在我大二三的時候,新創、UX、大數據、人工智慧所有你想得到的 buzz words 起飛,中國那邊知識經濟邁向高峰,一間間學習平台如雨後春筍般的開展,那是集體資訊焦慮的幾年,其實現在也是,各式各樣的內容平台推廣生產力、自學方法,思考怎麼樣學得更快?怎麼樣學得更多?怎麼樣找到自己的天職?
當時文院的我搭上這波潮流,選了自己當時受全端朋友影響而有興趣的動態設計,開始了心目中「正式」的自學 — 即不仰賴國家教育體系下的學習。在那之前我號稱要學,但過了兩年,若不說設計,單就寫程式,那之前我號稱要學可過了四年。總算一切都要開始。
於是轉眼又過了四年,一邊兼顧著教育體系、一邊自學踏足的領域好不容易踏了一個圈、看了很多當初社群裡的人都各有成就、也各有一套自學的理解,有的人擅長認真耕耘一件事情(特別崇拜這種)、有的人擅長分享教學相長,而我擅長的是走上起點的學習。
如果你不是很確定自己喜歡什麼、心猿意馬做不到只耕耘一件事,但學習上喜歡大多數時間一個人學、喜歡夜深人靜時候做著事、喜歡做點什麼把玩,希望這篇心得文可以給你一點幫助。
關於自學,我想說……
有些人覺得自學是這時代最重要的技能、有些人覺得自學是教育上新的選擇,但對我來說,自學像是萬解,因為我不能確定我喜歡什麼、未來會想要怎麼做,所以想來想去,籌碼最多的路,也就是自學。
如果有一天我喜歡的事情變了、或因為任何原因我不能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再學新的就好。
最初的想法的確功利了些,到了今天自學的意義也不只如此,但從這種角度來出發的自學,我很重視「泛用性」跟「系統化」這些特性,因為唯有如此,才能重現學習的經驗來應變各種學習困境,基於這兩點,衍伸出的核心思維兩件:積極喜歡與不自欺欺人。
積極喜歡:從被動喜歡到積極喜歡
一開始我喜歡學習,是因為知識對我來說都是師出同源,沒理由討厭別的領域。我實在太喜歡 Age of Entanglement by Neri Oxman 提出的圖片、也推薦大家去看原文,我覺得這套理論完美詮釋了怎麼做到知識遷移,讓知識可以複利滾存。
這張圖一言以蔽之就是,學科就分成四大領域(這張圖沒有包含了人與人之間、人自己心理素質的學習,但這又是後話了)除了學科之間的相互成長關係,而我對這張圖在自學上的理解是:只要四大領域的思維通了,你做同領域下的其他事情就是時間跟經驗的問題。
但什麼叫思維通了?不妨把思維想成是一種文化,你可以用他們的語言、在他們的群體、做他們的事,也許你還不擅長、還牙牙學語,但至少你還是文化裡面的一份子。
不過這個階段的我是被動喜歡,只是因為沒理由不喜歡,但後來我喜歡學習,是因為我想要去努力看看,也許我會喜歡上這個領域,這就唯心了。我叫這個是積極喜歡,不是因為喜歡了去做,而是因為想要喜歡上而去做,浪漫點說:喜歡不應該是一種積極的情緒嗎?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體悟,說來話長,不過簡言之就是:
我喜歡上了喜歡這件事。
在這樣的心情下,我有一定的把握無論今天做什麼,都可以提供給我一定的動機可以去自學一件事。
不自欺欺人
不知道大家覺得自學最難的地方是什麼?時間?金錢?動機?才智?資訊?但我覺得所有難的都指向一樣的原因:自欺欺人。
能不能承認你就是沒有這些東西?
我覺得這個非常難、非常非常的,人腦實在太過狡獪,我們有一百萬個理由可以矇過自己,但設想,如果可以不自欺欺人,我就可以坦然修正我自學上的失敗,做到更多成功的自學,甚至養成更好的心理素質。
舉個最近計畫上老師提的一個我很喜歡的例子:
當老師教我一個新動作的時候,做起來超級無敵卡,想說老師怎麼可以做得那麼流暢 老師跟我說:「你就一直做就對了」 結果過了兩三個禮拜的偶爾練習之後,還真的把動作練會了,跟原本剛學的時候相差許多,至少順很多 很多事應該都是這樣,像健身、像跳舞,像寫程式 只要一直練一直練就會變強,
但我提這個小故事,不是要跟你說你要一直努力,我只是想強調「一直練就會變強」這件事 努力是你的選擇,我不會要你一定要努力。但至少不能欺騙自己。你不能說著「我想跑全校第一」卻不練習跑步 要嘛就放棄想跑全校第一這個想法,要嘛就乖乖練習跑步,不能什麼都不做卻還妄想著不勞而獲的成果
所以到底要怎麼樣才不會被自己騙過,現在能做到的,就是把所有客觀事實攤開,把自己辯駁到無言以對啞口無言,但終究怎麼避免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證據,還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
不過哪怕只有一點點,當你可以稍微正確的評估自己的投入與獲得的時候,恭喜你 ……
以為努力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不要太得意忘形啊,在這個賽場上,努力是最不值得拿來誇口的東西,因為這只是基本是人人都會做到的,是最低層最渺小的東西,搞清楚這一點,再向高處攀登吧。— 葉修 <全職高手>
……已經踏上起跑點了。
自學的架構
以下的想法沒有特定的學理基礎,就是我個人直觀的理解:
知識像樹,仰賴各式各樣「事實」作為養分、經過「思考」成長成獨特的樹網,最後朝著你「眼光」最向的陽光生長。
對我來說這套想法的價值在:目前嘗試過的領域無一不是如此,也許到每個領域會有些細節上的不同,例如:不同領域的載體可能不同,以事實為例,設計上的可能是設計案例、工程上的可能是別人的程式碼、科學上的可能是文獻等等,但組成跟比重是類似的。
我們也可以在各領域看到類似的思維模式來解決問題,像是:設計裡面常用的 Affinity Diagram、Annotated Portfolio、工程上的 Computational Thinking、科學上的科學方法,更甚者從哲學的知識論、認知心理學等等不同角度,都有提及過相似的邏輯。
- **眼光(驗證與品味):**知道還不知道什麼?知道什麼是好?知道怎麼看好不好?知道要怎麼拆解看哪部分怎麼好?
- **思考(實踐與反思):**透過大量的實踐,知道什麼時間用什麼方法?知道為什麼用這個方法?甚至創造出新的方法?
- **事實(巨人的肩膀):**知道這個領域該知道的基本知識、工具使用、大量的案例、事實。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最好取得的就是事實,有無數的課程、文章可以取用,而思考也還可以,只要你願意多想多做就可以做到經驗的累積。然而最難的是眼光,好的老師就是在教好的眼光、教怎麼讓這棵樹繼續成長、教學習怎麼學習這個領域。也就是說,如果資源有限、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眼光的培養。
當上述三者都有方法去解決,恭喜,要到起跑點就差投入了。
舉個例子:如何實踐自學的架構?
單就站上起跑點的學習,下面是我實踐的方法,以設計來舉例:
- 事實:每天看設計案例、學習工具的技巧絕對不會是壞事,甚至沒有這些,你也談不上思考與實踐,但這些正因為是「哪天」就用上,這不應該是最花時間、而應該像是一個習慣。舉例來說:在正式開始學習使用設計工具之前,我看了兩年的 pinterest(但不開始做就什麼都沒有,對,連「哪天」都沒有)
- 思考:一開始可能是每天臨摹,後來可能是每天小練習,舉例來說:常見的 Daily UI;到最後隨著你要解決的問題更複雜,判斷的時機更真實,你就開始做在真實世界裡面落地的專案,舉例來說:PBL 學習方法。在自學裡面,這應該要是你花最多時間投入的事情。
- 眼光 :眼光的選擇除了選教得好的導師外,還涉及了價值觀的選擇,舉例來說:在設計裡面,以使用者為重?還是以設計師的訓練出來的直覺為重?或你是從什麼面向來思考?從製造?從美學?還是從社會責任?選好的可以從課程評價、從日常相處、從線上試看知道,但價值觀的選擇,就需要實踐與對自我的了解來慢慢淬煉。在自學裡面,這應該是你最用心的事情。
上面的觀點單就設計來說可以說是老生常談,可以直接看 ted talk,講得更好,重點是這還不只可以用在設計呢。
再更進一步,自學的管理?
上面我們只是知道了可以做哪些事,接下來要知道**怎麼 更有效率的做這些事?**最大化資源的效益。
細節的流程因人而異,甚至自己的方法也一直變,這邊就舉個例是現在的做法,也許沒幾個月又有變化,有需要參考更多做法可以看像是:少數派、電腦玩物、Zen To Do …… 有太多作法可以參考,我就分享自己的作法:
時間管理:單位時間的產出乘上總時數。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你可能會說廢話,但卻是很常有的誤區。
舉例來說,以前有一篇很流行的文章,說:「一天工作八小時、不如有效率的工作四小時。」文章放大在「四小時」上,但為什麼不有效率的工作八小時呢?開源節流,如果哪裡不夠就從其他方面湊,手腳慢,沒關係,多花點時間;時數短,沒關係,手腳快一點,如果都沒有,那就拉長自學的時限。
但誤區歸誤區,作法卻是老生常談,基本面就是生心理健康的兼顧與 GTD 因人而異的方法(舉例來說,我是 Google Calendar + Google Task 派),這些就不贅述。
知識管理:簡單增加、簡單搜尋且簡單重組,爭取事實跟思考的效率。
之前有寫過 自問如何自問,或想要更嚴謹的,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或任何研究方法的參考書已經講得很清楚。雖然現在自己的方法上有一點點不同,例如:我不再做簡報,太複雜。但大抵類似,而工具上依舊使用著 Evernote + Eagle 積極從簡、增加做這些事情的效率,也努力的迭代自己下 tag 跟分資料夾的方式,致力於做到簡單便利。
品質管理:復盤檢查哪裡可以更好。
上面倆終會變成一套流程,但這個流程是不是足夠好,我們還需要一個更上層的流程來復盤,紀錄時間就是一個作法、定期去整理刪除自己的知識庫也是一個作法。現階段我使用 Timely(因為抓時間方便)+ Airtable(因為 API 串接方便)紀錄每天電腦上工作的時數,並訂個時數目標像是重訓一樣慢慢往上加。也定期定量的去 Evernote 跟 Eagle 回顧之前收藏的靈感跟論文,下下 tag 整理刪除資料,透過這兩方面來優化流程跟確認成效。
動機管理:就像 Buff,就像免疫力,就像空氣。
動機高多方面表現都會提升,也提供你挫折時的緩衝,除了基本面的生心理健康,最前面對知識的看法也給了我很多動機上的支持。除此之外,多看看一些動機理論,人可以仰仗內外在動機、遊戲化等等,這方面很多現有服務都有提供支援,關鍵字隨便一搜就一大串,總之靠人靠錢靠夢想靠什麼都可以,動機不分貴賤,需要你了解自己,知道缺了怎麼補。
詰問:自學的下一步?
這套想法可不可以成為異數?我真不知道,我不是。這套想法可不可以發大財找工作?我不知道,我也不是。畢竟在自學上我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一開始更像是一種保命的手段。
而現階段的自學還著重在單一領域的有效,亦即:可不可找到工作來做這個程度,但未來會想要繼續研究如何做到跨領域的結合學習,當跨領域的使用時,該怎麼一起學、一起實踐?
也許有一天,大家不是因為現實、因為有用、因為酷、就是因為喜歡,才去自學。
要是真有這樣一天,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