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化共同利益,能因為別人的協助而提高個人利益;最大化個人利益,則選擇單打獨鬥來提高利益。
溝通檢查清單
- 定義溝通目的,對齊溝通內容。
- 定義受眾,並連潛在閱讀者一併考慮。12
- 定義對方視角,選擇對方在乎且能理解的用字與表現方式。
- 預想對方需要的資訊,並事先準備好。3
- 框架對話中希望引導的氛圍跟理解路線。4
- 檢查所有抽象用字、代名詞,轉為變成具體名詞。
- 檢查並刪除冗字,並適度的引入列點跟標題。5
- 最後,無論對方有沒有相同標準,都不影響前述應做的準備。
- 最後的最後,如果還是動搖,就透過對話來瞭解對方,建立新的假設。6
Footnotes
-
想起老闆曾分享過的課堂經驗,一份文件可能從大老闆、跨部門到基層都會閱讀,一份好的文件是過程中的所有人都可以迅速找到自己要讀的且適切的內容。 ↩
-
同時想到近期一篇貼文 王景弘 - 工作這麼多年,對我來說,我有一個核心的關鍵問題 | Facebook 討論的,隨著系統複雜度提高,更多時候不是文件完不完備,而是 index 足不足夠讓人找到所需資訊。 ↩
-
第一次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來自 repo ryanhanwu/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 在 Lidemy 第一堂課的素材,直到現在不是工程師、跟 AI 對話時都很受用。 ↩
-
來自Wes Kao 的 The unspoken skill of finesse 與工作經驗,如果在開頭引導錯誤預期跟不必要的氛圍,即便再清楚都很容易造成誤會。 ↩
-
兩點來自 Axios 的 Smart Brevity: The Power of Saying More with Less ,尤其日常訊息溝通特別實用。 ↩
-
僅是個人經驗,通常情緒會來自於猜測,最好的方式就是打一通電話/ 一次 1 on 1 瞭解顧慮。 ↩
如果無法專注在靶子上,那就專心感激擁有的一切吧。
2024 App #Setup
喜歡的產品服務太多,記錄下跟生產力比較有關而且使用頻率高的服務。
- 思考工具:Heptabase
- 資訊來源管理:Readwise Reader
- 標註工具:CleanShot X
- podcast 記錄:snipd
- 快速啟動工具:Raycast
- 靈感管理:Eagle
- 瀏覽器:Arc
- 團隊專案管理:Linear
- 信件管理:Spark
- 密碼管理:1password
- 檔案管理:Dropbox
- 記帳:Moze
2024 Desk #Setup
大部分時間都黏在工作桌前,熱衷於打造一個可以一直黏著也不會不舒服的工作桌(但還是盡量多起來走走)。
- 光源:BenQ Halo ScreenBar 螢幕燈
- 螢幕:AOC 27’ 螢幕 + Ergotron 螢幕支架
- 主機:Macbook Pro 14' + 自組主機(遊戲用)
- 閱讀:iPad Air 副螢幕兼 pdf 閱讀用 + Kobo H2O 電子書閱讀器
- 輸出:AirPod Pro 耳機 + HomePod Mini
- 輸入:Shure MV7 麥克風
- 操控:HHKB Hybrid Type-S 鍵盤 + Logitech M590 滑鼠
- 小物:Casio PQ-10 電子鐘 + 飛騨一位一刀彫 - 三猿
- 筆記:無印良品文庫本 + Pilot HI-TECPOINT v5 原子筆
- 座位:無名小桌 + Herman Miller Aeron
過去我以為是先揉合複數觀點,再進行篩選傳達;實際上思考傳達,就是融入觀點的過程。
手寫是建立感受最直接的方式,小至每天的 todo 1 、大至營收 2 。
Footnotes
-
要說不手寫的案例也多,但我很膚淺,看到 [Lenny](Part 2: Time management techniques that actually work]( https://www.lennysnewsletter.com/p/part-2-time-management-techniques ) , James Scholz 都是這樣做的就覺得特別帥氣。 ↩
tags 在 Memos 中是透過 API 先篩選,如果目前資料源是靜態生成階段拉取,可能頁面數會跟著 tag 數量增長,且會要將其他篩選邏輯一併在生成階段處理完畢。以現在資料量少的狀況來說應該還不需要,就先在前端上實做篩選了。
想起以前在 blog 上也有做過類似的嘗試(畸零地),但多了 Memos 的介面,讓發短文不用開一個個 .md 檔案容易許多,另外也新增了 remark plugin 支援更多種 Makrdown 樣式。目前使用幾天下來還滿喜歡現在的產出形式:易用、不會因為社群緊張也能更專注在想法,想分享的也可以再轉貼。
下一步會著重在 Manny Li 在 2023 年回顧 提到共鳴深度這件事,深有所感這可能是「自己願意一看再看的作品」的特徵之一,希望可以先從固定寫作開始,慢慢覺察到自己的共鳴點。
原先是想透過 Flomo 來實做,以前使用過一小段時間,以擷取想法來說輸入流暢、支援不同平台介面、也能很容易連結到其他想法。
但發佈想法的頻率比較低,為此新增訂閱覺得不太划算,於是找了替代的 開源服務 Memos 來作為輸入介面,同樣支援 Comment, Reference 等連結關係,並部屬在自己的 local 上,透過 ngrok 釋出。
Memos 有開放 API,可以在網站部屬時取得資料,並靜態生成此頁面,也有支援 Webhooks,當在 local 端發佈更新時就可以 trigger Vercel 進行部屬同時更新至最新資料。
目前先實做完雙向連結與 webhook 的串接,另外 Memos 也有支援 tags,之後再來研究怎麼實做 tags 功能在此頁面上。
Hi !
你現在看到的區塊是在實驗中的寫作方式,參考自 Pin 起來!部落格提到的一位創作者 Linus Lee 所創造的 Stream 頁面 ,並試圖減少自己在寫作以下阻力:
- 避開公眾討論空間,能更專注在創作,不會有社群壓力。
- 有類似社群媒體的發文介面,降低內容長度跟內容發佈的門檻。
- 有短文互相引用來延續原本的想法,促進自我對話。
內容可能隨時會有修改、移除,直到嘗試出比較適合創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