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創造安全感?

March 10, 2025

討論焦慮時,多數時候都是焦慮的經驗者能做什麼?發生什麼事?但明明在不是遠古時期的現代,持續創造出焦慮的源頭 …… 無論是外在、或是文化養成下加諸給自己的「環境」有沒有什麼特徵?

有沒有可能,我們打造一個充滿的安全感的環境,而這個環境的機制又是什麼?

這篇文章希望接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焦慮 - 安全感。

閱讀更多 →

為什麼我們無法抽身於焦慮?

February 28, 2025

有一段時間我還保持積極反覆思考、想要改進、想要變好,但事實上每天沒日沒夜的自我否定、質疑,陷入負面循環,在每個行為中掏空自己並身心枯竭。

近年常用「內耗」來描述這種心理狀態,但跟焦慮不同,「內耗」並非學術上被明確定義的名詞。

深入探索內耗,也許最接近的是由焦慮所引發反芻(Rumination),反芻會強化自我否定的過程。可以說:內耗或許是慢性焦慮下形成的惡性循環結果。

這讓我開始好奇:若內耗並不只是焦慮,過程中的反芻是什麼?與焦慮有何不同?焦慮到反芻的機制是什麼?為什麼反芻比焦慮還令人枯竭且難以抽身?如果還未身陷其中可以怎麼避免,又已經身陷其中可以怎麼跳脫?

閱讀更多 →

2024 回顧

January 21, 2025

今年的 2024 回顧得有點遲,因為許多重大決策正持續發生,讓我覺得 2024 像從未結束,找不到回顧的一個切入點。

但無論如何:「要是農曆新年前沒有完成,我就要錯過年度回顧的連擊了!」帶著這種 FOMO 的心情一邊開始了 2024 的回顧。

閱讀更多 →

20 到 30 歲間的再三重複

November 24, 2024

前陣子 30 歲生日,在整數年都會特別善感地回顧十年來的時光。興許是成年後第一個十年,相比 20 歲的自己,今年回顧發現生命似文學中的母題(motif) 透過各種元素在這些年間出現,並形成我的一部分。

當然免不了,相比於前五年,後五年的事件比較印象深刻,也有事後諸葛的成分,但依舊想記錄下 20 到 30 歲間的再三重複作為未來的我的記錄點。

閱讀更多 →

2023 回顧

December 31, 2023

2023 對我而言,可能是幾道好幾年都解不開的題。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