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回顧
13 min read
今年的 2024 回顧得有點遲,因為許多重大決策正持續發生,讓我覺得 2024 像從未結束,找不到回顧的一個切入點。
但無論如何:「要是農曆新年前沒有完成,我就要錯過年度回顧的連擊了!」帶著這種 FOMO 的心情一邊開始了 2024 的回顧。
洗心
2023 的我許下 2024 希望直心的願望,而在 2024 直面之後,開始逐步推翻那些我以為我熟悉的:框架、語言任何以為我理解的一切,反覆的透過最原始、直接的方式在拷問我所有所作所為。
而不僅限於產品經理的工作、寫作,是任何我生命中的一切。小至訊息的用字遣詞,我迴避了抽象字眼在工作、生活中,並盡可能具體化行為跟目的;大至我在 20 到 30 歲間的再三重複 中所述的議題,這讓我生命中的複雜度直線增加。
雖然過程就僅僅是一直詢問為什麼?什麼意思?真的是這樣嗎?還是我想這麼想?就讓我長期處於仿若溺水的狀態,而這樣的狀態在 2024 結束一個月的現在也還未走過。但令人開心的是相比一開始確實發現了一些自己沒注意過的。
像是:透過跟同事的深入討論,發現不夠入微的觀察但強烈的注意力,會讓我誤以為我有投入。
像是:在寫作跟 Heptabase 的自問自答中,稍微發現了潛藏在追求真實背後的心理苗頭:
我想成為的 truth-seeker 到底是什麼?真的有真實嗎?還是令我相信確實存在的安心感嗎?或沒有自欺欺人的正當感?得到答案後,我能確實落實在生命裡嗎(也許這是一件非常疲憊的事情也不一定)這件事會再度貫穿下一個十年。
同樣的我也很擔心自己是否在某一種過度思考中糾結,但僅是得知「保持簡單」這個結論是不夠的,我還在實現這個結論的路上,持續分解一切並去蕪存菁。
過程中很感謝 Heptabase 這個產品、AI 工具、前人們分享對他們自身意義深遠的發現跟重要著作,還有各種小小的 Networking 機會到那些瞭解我的朋友跟團隊夥伴們提供的第一手資料等幫助。
我沒辦法想像要怎麼僅靠自力慢慢的浮出水面,就連 Blue Giant 中想要成為世界第一的大,玉田都會質問他是否禁錮了自己,但很幸運我身邊有很多像是辛梅爾一樣可靠的夥伴跟社群網路,可以讓我安心的說:
如果 xxx 的話一定會這麼做的。
2025 會繼續這個旅程,但今年我想我會得到階段性結論並迎來新的挑戰。而也期許接下來洗心後的自己,在除了團隊之外可以成為別人可靠的夥伴。
百射
百射會是弓道中的一種活動,如其名就是在單日活動中行射一百枝箭,對於體力充沛、熟練的射手是很常見的練習行為,而我今年是第一次嘗試這項活動。
跟平常的我相同,從一開始有很多糾結要先求有再求好,但又不甘心地,最後選擇在平常用的重弓跟輕弓中切換。過程中一旦上了靶,又開始非常在意的中,想要抓到連續的中的節奏,但射感又轉瞬及逝。越到後期體力漸漸透支,同時間還要調整適應自己的身體狀態,眼睜睜看著自己失去狀態。
正所謂弓道不會盡如人意,正是其魅力所在,尤其到了最後,當時我在日記下記錄了這段:
在最後四箭的時候,我甚至看到了跑馬燈(不是危險性的跑馬燈)我感覺全身心在那個現場、感受一路以來遇到的人事物在我身上留下純粹經驗(射法、身體、心境)存在於當下。
最後離れ的時候超爛但直接噗哧一笑,事後想想那可能是我窺見了某種自我接受,然後接下來就是很強烈對世界的感謝,謝謝一路以來各種人事物可以讓我體驗這個瞬間。
不知道尼特羅會長的感謝正拳是不是這種感覺
雖然還沒辦法隨時都這樣撲嗤一笑的接受自己,但只要體驗過至少就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希望在塵埃落定後 2025 能有更多餘裕投入弓道之中,繼續感受弓道帶給我的一切。
遊戲
2024 從某次聚會在朋友家玩了桌遊開始,意外發現桌遊非常適合拿來自我探索。過去以為桌遊難揪,但比起大家都得買的 Steam 遊戲,桌遊如果有成團,一天可以玩到好幾款,在極短時間體驗到不同類型的思考與自己會有什麼反應。其中像是:
- 我對沒辦法佈局的遊戲感到倦怠 e.g. 飛塔巫師。
- 我對一開始走錯後面就沒救的遊戲會自我放逐(但我覺得更有可能是我不懂玩) e.g. Scythe。
- 我對做完無法延續互動的遊戲感到無聊 e.g. 機密代號。
- 我苦手於有空間感的遊戲 e.g. 卡卡頌。
- 我喜歡在劇情遊戲中幫助別人 e.g. 復仇女神號。
尤其喜歡有構築、思路可延續佈局,而且多回合的桌遊 e.g. 花磚、Scout、Race for Galaxy,樂趣在於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的思考偏好。這不是說我很會玩遊戲,但自己很享受遊戲當下的沙盤推演以及幾次輸贏後發現:「啊!我有這個習慣!」
例如:在 Scout - 一款類似不能理牌的大老二遊戲。一開始我想要回回都贏,卻發現了一種作法也許不是每次分數最高,但最後可以贏的策略反而讓我有更高的滿足感。好比在 <致富強心臟> 中,作者作為德州撲克玩家有一日從世界前五學了一招,這招非常反直覺,反直覺到他有時一開局就輸還被笑,但在兩千次嘗試後發現成功率高於 8 成。沒想到居然有一天也能領略這種樂趣。
而這樣的樂趣,尤其在年底看了大耳朵的介紹開始玩 Balatro 有了更深的感觸,但對於這個遊戲的喜愛我無法在 2024 回顧一言蔽之,只能留給之後獨立一篇來分享對這遊戲的熱愛。
小小的掉入桌遊坑,希望 2025 可以進一步探索更多重策類型桌遊,並記錄下一些遊戲心得。
Work Life Balance ?
2024 些許辨識出自己生活的模式,說來好笑,曾有幾年我自卑於自己喜歡工作,因為大家都在說 Work Life Balance (WLB),讓下班後依舊投入工作相關事物的自己顯得無趣掃興。
每每聚會當大家都在抱怨工作的時候,都會讓我稍微回想起這件事。但最近看到了推友何雅瑄分享斑馬通信的 餘裕指標,像是:良好的家務節奏、很好的維持我的身體數值、可以有長時間一口氣把書看完或投入社群跟參與新的社群活動,讓我發現其實我非常重視 WLB。
在 2024 最有餘裕的時候:洗衣袋永遠不會爆滿、日記都是隔日記錄、體脂來到 21% 肌肉量創新高、每季請一兩天特休連著週末去家附近的咖啡廳看書、更多的投入弓道活動等等,以上都讓我感覺世界真好。
當時還想 2023 的願望在 2024 又前進一步,照顧自己已經變得自然,但隨著生活變化:洗衣袋變得跟五歲小孩一樣高、每次打開 Kobo 都是同一本書、體脂漸漸上升、弓道常常請假。我突然意識到,想要能好好照顧自己 a.k.a 餘裕感,其實就是我的 WLB。而既然認真生活與熱愛工作兩件事並不衝突,也讓我進一步思考,究竟我可以熱愛工作到什麼程度?
我希望 2025 能探索這餘裕的邊界,並在熱愛工作的同時好好保護我的餘裕。
小結
在寫著 2024 回顧時,這次同步開著 2023 回顧在旁邊,比起 2023 的坎站 (khám-tsām),2024 更像是泅泳於海中,雖然時而掙扎,但有屬於水中的清爽。
而一樣除了前述印象深刻的,依舊有其它純純宅宅的快樂,像是:
- 我超愛的 <奧術>。
- 開心於弓道的哥哥姐姐們展開了超棒的新生活。
- 轉換環境準備搬家、練練開車。
- 挑戰純日本獨旅。
而一樣回頭看去年(或者說是前年)說要做但依舊沒做的事:
- 今年還是省錢失敗 XD
- 英文口說在 2024 的小尾巴報名了,但還沒開始!
所以 2024 的我想對 2025 說什麼呢,留一句今年看完很久不能自己的提問:
有哪些事物恆久為真?有哪些事物一如既往?
— 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