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Course - Design Your Life Workshop 心得
15 min read
隨著職涯來到第四年,開始有一些新的煩惱 🫠
自己畢業前做的跟工作不一樣、工作了兩三年好像又有點發散找不到方向。雖然嘴上總說著「社畜、社畜」但心裡放不下在能力跟職涯上的執著,最後引發至今對自己的強烈不確定感。
就在最近又開始糾結之際,友人 J 的團隊 OffCourse 剛申請了 Stanford Life Design Lab 的授權,並舉辦回饋工作坊,於是就順勢報名來大掃除一下自己的思路。
什麼是 Designing Your Life?
回想起來,生活中不乏能夠解答人生問題的作品或管道,無論是實際身邊能接觸到的社群前輩,或那些極具啟發性的作品,像是: Brad Stulberg 的三部曲、Rolf Dobelli 的藝術系列、 Simon Sinek WHY 系列、Ray Dalio 的原則、Paul Garaham 的 Essays、Naval 的 Tweets 等等族繁不及輩載,各人都提出一套完整對人生的看法與準則。但 Designing Your Life 有別於特定人的人生哲學,更接近於幫助個人思考人生問題的做法。
如果搜尋 Designing Your Life,大部份的資料都會來自一本書 <Designing Your Life: How to Build a Well-lived, Joyful Life>,書裡主張:「設計思維特別適合解決人生中許多沒有明確方向的問題。」於是整理出設計師在解決問題時會用到的心態、方法、工具,變體成針對人生問題使用的一套方法論。除了書籍外,Stanford 也發展了 Life Design Lab 將這套方法論落實成更完整的工作坊、課程等形式,並針對學生、職涯等不同人生情境去設計模組,也提供授權跟培訓給世界各地。
其中工作坊的形式大多會有講師與教練協作,引導參與工作坊的成員,自行在架構下共創、發展出一組人生問題的小小結論。而這次參加的工作坊因為人數精簡(約 12-15 人分兩組)、只有講師友人 J 身兼教練,帶領整個一日工作坊的執行,過程穿插了調整思考跟休息的小活動,整體流程大致如下:
- 簡介設計思考
- 重新框架問題與發展點子
- 評估生活平衡與投入精力
- 描述理想職涯
也正因為是依循著「設計思維」下的工作坊,參與者會怎麼發展出想法,其實很仰賴個人怎麼看待設計這件事,所以在記錄這次工作坊心得之前,想備註一點這方面的目前觀點。
這次 Designing Your Life 工作坊中的我
這是我第二次參與 Designing Your Life 工作坊,很久以前 也籌備過一段時間 Design Thinking Workshop,當時花了很多時間思考設計是什麼,也沒有明確答案。而經歷了好一段時間,目前的我則靠攏於 Neri Oxman - Kreb Cycles of Creativity 的觀點,認為:設計是能夠「引入實用性」並「創造對象行為」的領域。
從這個角度、且考量到時間,我並不期待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但期待透過 Designing Your Life 來得到更多實用的抽象作法,並發展出新行為。而「工作坊」則是有計畫地藉助其他參與者與教練的力量,讓上述流程更好地發生,所以:
- 盡可能關注在抽取實用的抽象作法,而不是從字面上去理解。
- 專注在產生行為改變即可,不是一次性的解決問題。
- 盡量參與工作坊的所有機制,即便跟我個性有點小出入。
- 以及我確實有一個卡關一段時間,但沒有到格局太大的問題。
當然上述觀點並不是在參與工作坊前就知道的,但過程中慢慢覺得:「hmmm 🤔 也許我是這樣想的。」並在一切結束後這樣定位這次的工作坊。
我比我想像的更在乎時間跟安全感
在框定問題的環節中,我們先瞭解了怎麼進行提問,並嘗試提出第一版關於人生近期的問題,接著到處看看各自的問題、貼上一些點子、交流一下看到點子的想法,最後對問題進行修正、重複上述流程多次。
這個過程中,比起關注問題怎麼被解決,收穫更多的是透過收集到的點子合不合自己的想像,發現自己問題的盲點,好比最初的問題是:
「我如何能能定位出兼顧市場需求、有點雜亂的主題下的職涯角色」
這一版用字顯然造成了誤解,有一些人給了看起來是產品市場的點子,所以我重新釐清了一下自己的需求。
「我如何能定位出,讓自己有經濟安全感,且能整合自己過去不夠深入的技能們的職涯角色」
修正後大家開始給的點子比較接近想像,但還是有一些認為沒有幫助,細想發現,我其實急於在短一點的時間內能夠收斂,且點子開始分成兩段(經濟安全感跟整合專業定位),所以我決定再收斂一次問題。
「我如何能定位出 2-3 年內來整合自己過去不夠深入的技能們的職涯角色。」
這次收集到的點子基本上就都在預期的範圍內,也因為 Brain Storming 開始來到極限有瘋狂的點子 post it 出來,例如:用上自己的技能跳芭蕾 🤔。撇除芭蕾,這一個點子其實抽象起來滿實用的,也許可以找一個完全無關的情境,搭配看看自己的技能。
另外雖然一開始的問題方向不盡然一致,也有其他啟發性的點子,例如:有一張 post it 寫在:「既有市場 Jsut Focus、全新市場 Just Do It。」讓我反思我可以先不用確立定位,但可以先歸納屬性等等。
工作中雙標的自己
在另一個環節評估生活平衡與投入精力中:我先是列了自己不同的生命角色在影響力與變動性上的光譜。
再評估生活中對休閒、愛與工作的滿意度;並就上週能獲得或失去精力的事件去條列,類似於原書中上面兩個工具。最終基於這三者分別討論裡面想要關注的事件。
這一段不同工具在交叉運用與討論中,可以很快的找到一些洞見,並創造一個改變行為的小結論,舉一個印象深刻的洞見為例:
在精力事件羅列環節,我發現自己在工作上的精力起伏很大,可能早上的內部討論才大量的獲得精力,到了下午的外部討論又流失大量精力。在後續介紹中,討論的夥伴發現兩件事本質都是我喜歡的「釐清」,但卻有南轅北轍的精力結果,這讓我開始好奇為什麼?
想了一下發現我以為參與更多、知道更多可以帶來更多價值,而這個 FOMO 心態,導致我比起明確要創造什麼價值為前提的內部討論,在外部討論時無法清楚自身定位而喪失精力。
得到了這個洞見後,到了工作坊下一個環節 「描述理想職涯」,這個環節透過六個問題的提問,嘗試打造一個可行方案。
其中一題「你認為目前少了什麼?」我結合了最一開始框定問題時大家提供的分類作法,認為自己少了:畫線跟畫線後的決斷。
在每一個參與的決策我應該要先畫線:「這是 FOMO 嗎?」如果不是,我應該根據類別有清晰的應對方針,在線內的事情要更衝動跟積極,線外的事情更克制。
記錄下這篇心得時,剛好嘗試上面的方針一週,雖然我沒辦法完全避免已經歸類在線外,但還是很在意的情況,但內耗的情況已經少了很多。
如果沒有工作坊的話
以上種種洞見在工作坊後我試想了一下,如果不是在工作坊中我能自己做到嗎?也許可以,但不會這麼快。
我可能在思考的過程中,沒辦法有序的切分重力問題並接受;或者修正問題時,能不帶糾結的調整。
而一樣的我去試想,如果不透過工作坊我能盤點出工作上的觀點嗎?部份可以,例如:精力投入可以透過日記、時間記錄或自行操作一樣的工具去回顧,但在洞見到可執行計畫這段不會這麼快。
跟我想像的工作坊不太一樣
以過去參與工作坊的經驗來說,這場工作坊的討論實在太過流暢,除了友人 J 真的有數之不盡的小技巧來輔助。
例如:在發展點子的時候,會隨機丟一些關鍵字出來讓參與者去 brain storming。當時剛好看到一個關於健身的問題,J 就說到:「也許可以想一個關於自傳的點子」我就順勢寫下收集 30 個健身教練,雖然不知道對方覺得實不實用 😂 但我自己很喜歡。
又例如:中間也有嘗試一個「比並大叫」,讓參與者 3 分鐘內不停地指著不同物件,並喊出截然不同的名字。像是指著滅火器說狗、指著地板說黃色,用意是解開腦中的專注模式。當時真的好恥,但實際操作一次發現居然有效,現在我自己私下卡關的時候也會偷偷這樣做。
但除了友人 J 在工作坊的經驗外,我推測可能也跟參與者特質有關,而這可能是不一定每次工作坊都能重現的。在場大家對 Designing Your Life, Design Thinking 這類主題都有初步理解,大多的人也都健談、用心,除此之外大家煩惱的問題也許不同,但都是在場的人生命經驗可以想像的。
如果不是這樣的參與者組成,可以想見光是介紹自己的工作、遇到的困難,就得花上非常多的時間。
小結
以久違參加 Designing Your Life 工作坊來說相當驚艷,隨著人生的顧慮跟糾結越來越多、越來越多認知心理的知識被運用在工作坊。原來工作坊在幫助思考的流暢度已經不是過去理解的樣子,滿適合有一個人生問題想不清楚、或者年度清理思緒時體驗看看。
如果對於 Designing Your Life 有興趣,希望這一篇心得可以提供更多資訊,也歡迎關注 OffCourse 團隊,如果有任何好奇也歡迎在 Twitter 上 PM 我,我都會盡快回復,感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