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學得好不好?

22 min read

# review

這是從一篇舊文慢慢堆出的文章,就跟整理房間一樣,想要舒壓的時候就會寫一點點、寫一點點,總算完整成了一篇,會想討論這個議題是因為,從自學以來會很懷疑一件事情:

自己這樣學到底是學得好還是不好?

如果綁定其他目標,例如:職涯發展,那可能會疏於知識本身、而專注在知識帶來的商業價值;又或者真的像是學術研究一樣求知,那可能不全然適合套用在現實情境的學習;如果完全都跟別人比,那真的輸到脫褲,可能每天以淚洗面。

所以為了在日常工作或自學中,了解自學的狀態嘗試列舉了一系列的提問,雖然自己能真正的做到多少心裡也還是打個問號,不過先試著認清事實、接著解決對事實感到焦慮的問題,這是今天這篇文章想要討論的兩個議題了。

不會永遠有人帶著你走

從小到大走國民義務教育體系,一路上被很多老師指導過、考過無數考試、被打過無數分數,對於評估自己學習狀態其實從未仔細的思考過。但第一次意識到我這樣學到底學完了沒、唸得好不好,是第一次接觸到文獻回顧的時候,完全沒有概念要看幾篇論文才叫看懂這個主題了、又要分析到甚麼程度叫做創造知識了,就算勉為其難的寫出了一篇小論文之後,除了老師的些許評語之外,無從推斷自己對這個議題了解的怎麼樣。

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學習是很難評估的一件事情。

後來慢慢開始脫離正規的教育體系,逐漸自學不同領域,做的事情多了就容易覺得自己好像學得好像還可以、卻又一顆心說不上來覺得不上不下的,所以在過程中也就不停的思索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不是可以學得更好、學得更快,卻不知不覺得忘記思考  …… 到底怎麼樣才叫學得更好?只要有產出就容易被自己假動作晃過?如果慢慢的沒有人可以幫忙看的時候,又該怎麼辦?

學習之中最難的就是自欺欺人。

直到最後有一天發現自己連一個很小的問題都思路不對的時候,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即便明明過去就已經知道自欺欺人很可怕,過程中也有意識到一些自欺欺人的理由,但我卻沒有手段去反制這件事  ……

可惡!我被我知道我自欺欺人給自欺欺人了!

所以想要透過這些年我認為自己用過的理由來分析可以怎麼反制。

這些年自欺欺人的 N  種理由

作為一個自欺欺人達人,以下是我曾經用來騙自己的 N 種理由  …… 為避免造成誤會,必須先澄清,不是說這些論述就是自欺欺人,這些論述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有他的意義,列舉出來只是我自己曾以這些理由來逃避面對自己不足的事實然後感覺良好。舉例來說: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時區

沒有,競爭的當下大家都在同一個時區,如果覺得沒有,那只是競爭當下比較了一些自己現在沒有察覺到的,例如:肝指數(俗稱未來)。

我覺得自己有不足,這是不是冒牌者症候群?

沒有,真的明明可以更好,我在冒牌冒牌者症候群。

每天只要專注工作四小時

明明可以練習專注工作更久八小時、十二小時,為什麼只專注工作四小時?

我做了很多事情,像是 A, B, C, D, E ?

但這些事情都沒有具體的影響力,只是產出。

本科系不是唯一一條路,而且我跨領域。

的確本科系並非唯一,但目前還是相對機率比較高的路,而且跨領域有價值的前提是,本分做的也沒有比別人差太多,因為跨領域是附加價值。

我就爛

…… 然  … 然後呢?

其實還有很多不過寫到這邊的我真的是焦慮到一個爆炸,認知這些到底有什麼幫助?!徒增煩惱!

但轉念想了一下,解決焦慮是一個議題;承認事實、真實的改善學習狀態是另外一個議題,所以即便心情很複雜我也還是想從實務上去思考,到底要怎麼判斷自己學的是好是壞。

於是想到的方法就是:提問。透過一系列的質疑、反問跟提出反制手段來提高自覺。

承認自己做到什麼?

從上面的理由可以大致發現,關於學習的狀態可以從下面幾個面向來思考,分別是:輸入多少、產出多少、產出的品質與實際影響力,這四個面向如果擴寫成一系列的提問如下:

吸收了多少知識?

  • 投入程度問題:看了多少文獻?上了多久課?投入多少時間?
  • 投入有效問題:是有效還是無效的吸收,有沒有辦法轉化成自己的語言?

運用了多少知識?

  • 知識應用量問題:可以運用概念型知識在多少情境?
  • 知識精熟度問題:程序型知識的熟練程度?
  • 知識運用策略問題:能不能評估、預判不同知識的使用時機?

創造了多少知識?

  • 知識深度問題:創造了多少第一手資料?
  • 知識廣度問題:拓展了多少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識?

知識可以連結到多少知識?

  • 知識抽象問題:可以將知識可以連結到多少複數領域/ 問題之間?
  • 知識抽向應用問題:而且連結能經得起多少考驗?

承認自己沒做到什麼?

‌ 上述有做到什麼其實是相對容易自欺欺人,因為我們可以舉措有利證據來隱蔽其實沒有做到的部分,以下是為了避免這些隱蔽而做出的反問與反制手段,括號內是自己嘗試過的做法:

感覺每天好像很忙地在學習其實沒有?

例如:基本投入時間根本不足?專不專注?

反制手段:紀錄工作量(Timely)、移除分心物件(TODO Book)、蕃茄鐘

看起來投入很多精力,卻沒辦法理解?

例如:關掉教材之後能重述多少?多少比例是自己的理解還是背誦?是轉譯還是摘要?

反制手段:回想筆記(5 個問題)、系統圖(Whimsical)

看起來吸收很多知識,但做不出應用?

例如:選擇的是不是最直接的學習方法?或者讀了很多書、寫了很多筆記,缺乏實作?

反制手段:後設學習(Theory)、分析實作工作量與非實作投入量比例(Timely)、減少筆記時間(Evernote)、專案導向學習(PBL)

做了很多事,卻還是做得很慢?或者不夠細心跟周全?

例如:work smart vs work hard?

反制手段:動手前嘗試快速規劃跟評估(並避免過度規劃的瞎忙)、自動化重複的工作(tips, tricks, test)、發散模式(睡一覺重看)

事情做得很快,但是都是重複以前做過的事?

例如:一年經驗用十年 vs 十年經驗

反制手段:嘗試不同方法(refactor)、嘗試提高知識品質(同下方)

看起來提出很多論點發了很多內容,其實只是大補帖、沒有創新?

例如:是第二手資料回顧多? 有針對資料分析比較提出見解嗎?還是只是想用資訊落差偽裝?

反制手段:紀錄所有疑惑的瞬間(Evernote)、檢視成果跟文獻資料的匹配度、實際多少產出是親手實驗出來的(Example Code)

感覺也研究了新東西、也有做實驗,卻進步不多?

例如:是一直在摸自己很熟的東西?還是真的有挑戰新事物?

反制手段:知識網路分析(NA)、真實面對複雜問題創造影響力而不只是產出(result-oriented)

提出來的理解聽起來通用,但追根就抵問起來又很多不確定?

例如:抽象化的結果可不可以實體化?有沒有沒辦法被科學方法驗證? 能不能做到預測?

反制手段:發布內容在真的有人會批評的地方(blog)、讀書會、教學、尋找導師、嚴格的遵守科學方法、投入真實生活。

以上如果大家有更多更好的問題也可以留言給我!

題外話,反制原本的想法並非兼容關係,舉例來說:就算有真的開讀書會也不代表就可以不用去回想、或花時間嘗試不同方法,也許的確可以同時做,但傾向一對一的來反制,避免造成另外一種誤會。

提問與自覺

所以列了一堆、甚至還會更新的提問,具體該怎麼應用在學習中,那就是:

什麽也不做

這邊的什麼也不做是指,這些提問並不像是考試,有做得幾分的機制,而是要保持自己的質疑與自覺,雖然將測試盡可能的量化自動化並做到防呆是一件好事,但這世界不是理想系統,學習這件事就有許多模糊地帶,例如:反制中我們也可以反反制,紀錄工作量也有可能挑好的記、畫系統圖也有可能沒有真懂只是畫了圖  …… 需要人為的地方就有漏洞,所以保持質疑的精神,並且拿捏好執行跟保持品質的平衡,就變得非常難而需要練習。

如果在初學的時候就這樣質疑,那會影響到學習的成就感與步調,進而影響能不能持續、產出跟進步。但如果可以持續學習很久卻又沒有進步這樣也怪怪的。保持自覺,是為了當似乎有一些訊號的時候,不會視而不見,並基於這之上作出決斷。

像是:如果平常切板切得還可,但偶爾一閃即逝的小錯誤,或一些架構上不乾不脆的,我該怎麼處理?我會丟出這些提問,基於結果承認這些可能是我學習中的哪個環節造成的缺失,再來決定:「噢,但既然我上手了,所以我可能需要更深入的自己去實驗來了解具體的運作方式。」或「我決定放棄,真的不懂,下修這時間寫出漂亮程式碼這一件事的期待。」

同樣的,如果我初學的時候有一個參數不會使用?我也得先承認這可能是實作經驗不足,再來決定:「噢,既然還有一些空擋,我多做幾個練習。」如果研究到最後沒有弄懂,也是因為:「我真的還是沒有弄懂,但我要繼續接下來的工作了,先記著吧。」這些就是我使用這些提問的方式了。

接著就會發現,每一個學習真的、真的很花時間,如果比較快、有時候可能是不小心犧牲了什麼也說不定 QQ

持續

上述的一系列提問是為了「確保」真實的產出跟前進,不包含:怎麼學習與要往哪裡前進,那是另外一個議題。但在提問的時候遇到一個強烈的阻礙:焦慮感,這樣子看待每一件事,我發現自己大多數時候都做得不是很好,而這種焦慮感足以阻斷我執行學習這件事。

所以我仔細去思考了這個焦慮感由來,如果是因為自己的不足…… 那焦慮的可能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在做的更快一點、希望可以變出更多的時間,這只能透過重複嘗試新方法、評估、改進方法來解決;但有一種特別煩,有了「比較對象」所構成短暫焦慮,因為比較對象讓我意識到在這個時間的當下(亦即,沒有時間可供交換),我還有那麼多待補的現實。

這個時候的解決方法有下,我覺得整個抗焦慮的過程滿好笑的 XD 但對我自己很有幫助:

  1. 認知這只是一種生理反應:

要能認知這只是一種生理反應之前,要先能辨認焦慮的模式,經過一系列的紀錄(可以開一個 Google 表單,如果辨別到焦慮情境時就簡單記在 Google 表單上,視焦慮頻率可能記個幾週就能辨識出模式)

關於自己的模式滿明顯因為我非常不喜歡輸的感覺,所以:只有別人被稱讚、自己沒有;類似的背景別人過得比較好這種瞬間,就會有一種羨慕、不甘心、焦躁感,屢試不爽。不過追根究底,這只是一系列因為「不足」這個經驗連結所引發的生理反應,內分泌與心跳加速導致的錯覺,焦慮是我自己給定義的名字,通常只要心跳趨緩、或者將這個生理反應應用在別的情境,例如:運動,就可以解決。

  1. 認知這個生理狀態是在強化自己:

有時也不是想要運動就運動,或想要心跳停下來就停下來(?)更甚者有時候心情就是虛無飄渺難以掌握,那可以把這個反應當成這是:「我他媽興奮地想要戰鬥啊!」而不是煩躁的訊號,這時候去努力也不錯,會有一種腦衝的動力。

  1. 讚爆他然後學爆他:

如果在戰鬥的主旋律下,人的嘴臉常常極度醜陋,這時候的心情非常暗黑,容易自欺欺人來創造勝利感,反而促成了惡性學習的習慣。為了讓自己保持良性的戰鬥狀態,這時候要想辦法去讚爆對方,要讚爆就要挖掘對方成功的原因,讚爆之後就會發現:「靠北,我還不趕快學起來!」然後默默的筆記筆記完,通常就不太會焦慮了,有時還能交流交流、交個朋友 XD

基於以上三步發現:搞不好多比較其實可以學到很多(雖然大多數時候可能滿難受的),不過幸運的話可以解決六成時刻的焦慮,但就像最一開始提及的,自己真的沒做到的慢性焦慮還是要從根本改善,自覺自己的學習狀態、然後反制自己可能自欺欺人的手段,可以減少這些感受的發生,因為學得很踏實。

小結

回想起來人要不自欺欺人真的很難很難,不過我想有意識的度過每一個剎那,就算在逃避也是一種成長,至少每一個當下都盡力過也不是那麼那麼的糟糕  ……

啊,可惡,這樣想的我是不是不小心又自欺欺人了呢(笑)

這樣的無限迴圈讓我意識到,學習這件事情上只有動態平衡,除了去自覺自己在自欺欺人、承認逃避就是逃避,還有相應的選擇了休息那就得下修目標;也同樣的意識到如果我要提升目標、與之相對又要再做到更多真實的而不是騙人的付出,簡言之:平衡不會像是重合的兩條線,目標跟付出就像是兩條不斷時不時在交錯的波圖而且沒有所謂的終點。

每交錯的瞬間達成了平衡,然後每一次都因為某些理由,可能朋友也好、職涯也好、夢想也好、家人也好、甚至只是單純的喜歡或好奇,因此又拉高了一點預期、又踏實的做到再達成更高一點的平衡,這樣說到做到而且提升,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做到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