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tabase 輔助日記習慣養成
4 min read
繼續 2024 回顧中提到 Heptabase 釐清自我懷疑的幫助,上次分享 Use Case 已經是 2023 年,當時提的是人生敘事。
這次想分享另一個對釐清思緒很有幫助的 - 日記,而這個習慣是因 Heptabase 才養成的。
寫日記之於我很單純,是心情流水帳兼工作紀錄,順道練習寫作。
老實說寫日記很難,因為偶爾寫可以抒發,但不會每天都有一樣的效果、且連擊斷掉就會很想棄坑,過去曾中斷好多次。
是這一段時間有越來越多寫作素材擷取自日記中,才漸漸感受到長期優點。
不過,還是找到了一些方法來創造短期滿足感:
- 就算補得很簡略也要補完。
- 要能時不時瀏覽且瀏覽起來很有成就感。
在還未使用 Heptabase 時,是每天開一個日期為名的 markdown 記錄,並透過腳本將檔案合併成一份檔案推上 Github。
雖然比較容易瀏覽,但補記錄不太方便,最後還是中斷了日記。
後來有了 Heptabase,每日流程就變成先在 Journal 裡紀錄今天要做的事 (Logs)、並且補昨天的日記 (Review)。
但這樣還不夠,跟以前一樣,還是時不時會斷更。
直到 2023 年某日 Journal 變成卡片的一種,參考官方 Use Case,一週週地將該周 Journal 放進專門的 Whiteboard,這才開始了我寫日記的習慣。
有時即便斷上好幾週、一字排開的日記有缺漏的煩躁搭配當日的 Logs 記錄,最後都會補完。
硬生生靠著白板視覺化做到行為改變設計。
雖然現在幾乎可以每天寫日記了,但日子一久還是很難回顧跟目標的連結。於是 2024 年日記系統開始參考某位推友的分享(找不到原始出處)加入了目標機制。
一開始是文字方塊在 Whiteboard 備註,但這只助於專注,無法察覺歷程。後來改用每月定期彙整的方式附在該季的回顧卡旁邊。
隨著日記的習慣穩定,2025 年 Review Whiteboard 開始出現 Anti-Pattern 跟 人生敘事中的 Routines 區塊,還在實驗效果。
一個用於記錄自己會出現的壞習慣(反模式)、一個用於每天儀式性回顧重要原則。
以上,不知不覺 Heptabase 訂閱快滿第三年(只差沒有設定一個 Heptabase 紀念日了 😂)
附上一張三週年紀念照(?)紀念 Heptabase 使用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