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回顧
22 min read
2022 轉眼間就過去了耶,在新創的日子時間過得特別快,不知不覺風風雨雨了好多事。
工作
今年是人生工作第三年,做了整整一年開發 + 產品之後,模模糊糊的姑且定位是 Founding Engineer 的工作內容,體驗到:
- 招募讓團隊逐漸完整然後開發流程穩定的過程
- 實際參與一個新商業模式從規劃、開發到上線
- 一個 Legacy 升級跟架構導入的痛並快樂著
- 體驗更完整的測試開發流程,學習資深前輩們的設計
- 更審慎跟研究充足的產品決策過程
- 第一線客服的工程排查跟處理
- 超級不熟悉的數據領域的探索跟找資源
- 等等許許多多之後 ......
一邊想著應該要收斂自己對打造產品興趣了,但看完 鳳凰專案 發現裡面有很多技術角色:克里斯、比爾或布倫特 ... etc,原來技術角色這麼多元又糾結了起來。
在最後的最後,沒辦法有個定位出來 QQQQQ 做產品也有做產品的成就感,做開發也有做開發的心流感,當然各自也有我覺得害怕的地方。最後就跟著公司的期待往流程的方向走。
大抵上至今已確認對產品的熱情,喜歡解決使用者問題、喜歡從商業、技術、設計不同面向思考、喜歡打造系統、喜歡跟一個小團隊一起打造一個產品,大家都認識彼此也認可團隊內的文化,而明年想增進的就是讓產品增長的能力。
- 0 到 1 打造產品的技術能力。
- 1 到 10 建造團隊跟流程的能力。 <- 現在大概在這裡掙扎
- 10 到 100 處理規模化的能力。
總之 2023 希望多補一些商業面向的基礎知識(財報、數據跟個體經濟學),自己也可以保持這種:雖然還是會很糾結「hmmm 自己的選擇到底足不足夠反脆弱(看起來可以煩惱很久)」不過依舊享受在不確定、持續努力以及痛苦中的過程!
成長
另外在技術面也開始了更多底層知識的讀書會,原來那些最硬的書會帶來那麼多成長,真是三生有幸可以當白蟻工程師,跟著大家的步伐努力成長,今年讀書會讀了:
甚至不惜敗了 iPad 希望增加讀書的效率,已經 N 年沒有手寫筆記的我從 iPad 寫書本註解中發現新世界,也敗了 Readwise Reader 整體閱讀的體驗變得流暢更多。
同時也因為 TDD 入了 91 老師的坑,上了極速開發跟 TDD By Example,尤其開始寫 Vim + 測試增加了很多專注力,也改善自己寫程式的方式。
除了純技術,也想推薦下面這幾本書,在理解團隊運作很有幫助:
也應著讀書會,藉機把部落格從 Gatsby 改成 Astro 開始積欠已久的寫作,雖然還是沒有成功挑戰鐵人賽,但把書跟課程的筆記都更新上去讓自己更熟悉讀書會讀到的內容,開了有一搭沒一搭的週報讓自己收斂日常對獨立開發的關注,雖然週報應該會整份砍掉再重新好好思考一個寫作計畫吧 XD 可以列入黑歷史的寫作過程。
明年希望可以繼續保持,也開始花更多時間投入在技術領域或個人題目中,希望可以在工作之外開始有獨立開發的開展,並加強英文的造詣,閱讀更多連中文版都還沒有的書。
身心
在一年的諮商跟重訓後,諮商告一段落,重訓則開始嘗試飲食控管跟物理治療,解決了關係跟生命中很多的焦慮。
重訓變成一種每週最低限度的運動習慣,每週保持至少一到兩次的重訓習慣,有讓自己可以成功工作的更久 XD 而物理治療的部分,因為右腳長年的舊傷加可能我真的變重了 QQ,開始不太舒服,所以尋求物理治療的協助,解決了長年東拐拐西歪歪的不太爽感。也開始健檢、保養皮膚,這一切的一切就是為了再幾年即將要奔三的未來,提早開始養青山。
但最難最難的還是飲控,去年說戒掉的優饗方案又裝了回來,把門檻理了理:
- 心理限制
- 老是覺得自己會吃不飽,所以總是多點
- X 現在要點就點自己預期點的量減少一份(但很多時候沒忍住)
- V 用餐跟攝取營養素分開,用餐就不會有顧慮,但攝取營養素沒有什麼吃得飽吃不飽,多少就是多少。
- 雖然可以餓,但想吃什麼就想吃到,因為吃對自己來說是很重要的獎勵。
- X 拿別的行為當作獎勵 e.g. 打遊戲、運動 ... etc(吃東西的門檻太低了,很容易被打破)
- V 把攝取營養素跟用餐的行為分開(?)大多數吃飯我都會想自己只是在攝取營養素,只有真的要好好用餐時會當成在「吃東西」這樣吃東西的獎勵性質會更強。
- 真的真的好喜歡喝飲料
- X 自己煮奶茶、豆漿紅茶(偶爾可以但以我喝的量來說太麻煩了 QQ)
- V 拿飲料代替該餐的澱粉,也就是說,有飲料就沒澱粉、有澱粉就沒飲料
- 老是覺得自己會吃不飽,所以總是多點
- 健康餐麻煩
- X 自煮雞胸肉:配套出肉 + 水煮冷凍蔬菜極速套餐(但吃不了兩週)
- X 每天訂健康餐盒:有列出固定幾間訂(週末沒開時很容易破功、而且碳水比想像中的多)
- V 自煮海鮮:一樣是急速套餐,比雞胸肉貴,但是有冷凍可以放比較久
- 飲食紀錄
- X 使用文字紀錄(曾經 combo 了兩個月,但文字很無感看不見罪惡感)
- X 改成使用照片紀錄,但沒有傳給誰(忘記拍很容易算了)
- V 照片紀錄 + 隨意的一些文字註記傳 Line 給教練
飲控還在努力,回顧的當下上面的解法也才成功了一兩週,總之體脂明年希望能找到喜歡的有氧運動,並且飲控成功把體脂降下來。
大確幸
今年也持續的在 IG 的小空間紀錄自己看的作品,不知不覺也是有了 80 幾部,有積累的紀錄讓人感覺很踏實,在心靈面也有持續成長的充實感,最喜歡的作品前三名分別是:
- 在車上
- 四重奏
- 電馭叛客:邊緣行者
透過 IG 的紀錄,意外發現自己到底有多喜歡日系作品,除了動漫畫外對日劇跟日本電影的喜好程度也遠大於其他文化。原本還以為自己只是宅宅一枚。
另外今年也消費了許多,整理下來不禁感慨,今年真的很沒有收斂:
- 今年年底趁著去日本最後敗了 HHKB Hybrid Type-S,取代了年初到貨的 Mojo 68,這件事讓我反思了很多,例如:Mojo68 是否買的太衝動,沒有考慮到攜帶的情境;又 Cyberpunk 的風格單看很好看,但與生活環境的融入感很吃當時的選擇,算是購買上的一次大檢討。
- 另外因為改筆電當作主機使用,滑鼠換成了 Logitech M590,原先的滑鼠在家裡會被訊號干擾,所以改用藍芽滑鼠。
- 也買了 Logitech STREAMCAM 當作視訊鏡頭,原因是正處大特價後屬於 1080p 最便宜款,這就真買的非常後悔,使用率非常低,一開始因為要開始徵才會有很多面試怕麻煩而買,後來發現有一些 iPhone 充當鏡頭的解決方案後,覺得買得很虧。
- 添購了 BenQ ScreenBar halo 的螢幕掛燈,屬於衝動消費,但意外的有好結果,以前都覺得螢幕就會背光,只需要房間燈就好,意外發現掛燈的氛圍性極佳,可以營造專注環境,且早晚使用不同的光源也能更容易有入睡的刺激。
- 趁著 Sony XM5 的推出敗了跳水價的 Sony XM4 的抗噪耳機,沒有選擇 XM5 是因為不能折,另外也比較了 AirPods Pro,考量到:儀式感、抗噪這兩個面向,最後選擇耳罩式耳機除了專精於抗噪許久外,戴上耳機更能強化開始工作的感覺,讓遠距工作更容易進入專注狀態。
- 敗了 Apple Watch,原先是想看壓力指數的 HRV 值,意外養成早睡早起、站立跟冥想的習慣,不得不說穿戴式裝置跟行為改變的連結比手機強多了。
- 買了 ikea 充電盤跟電線盒,雖然一體搭配下來很好看,但 ikea 無限充電盤很雞肋,因為充電實在非常慢,但也意外地因此戒掉了手機(因為大部分時間要放在充電盤上),算是意外之喜。
- 最後螢幕因緣際會換成了便宜的 Samsung 24' F24T350FHC,雖然跟之前的螢幕相比便宜許多,但一改之前 Dell 超笨重的電腦架,且窄邊框看了就是愉悅,只能說技術一日千里。另外改買了 Lindy 模組化的電腦支架,成功讓桌面變得更極簡,但在支架上也有點小後悔沒有考量到未來潛在的升降桌需求,選擇氣壓式可以上下挪動的支架,算是一個有點懊悔的決定。
- 還敗了iPad Air 讀沒有電子書或要寫筆記的書,搭配 GoodNotes 非常方便,基本上也只有裝這個 app,跟一些追劇 app。
最後零零碎碎的將生活用品慢慢的置換成無印良品,置換的過程中,深深反省自己比較適合買:無論過幾年跟什麼東西搭配起來都不會顯怪,且該品牌自己內部的調性又可以持續整合的產品。才不會第一年買了跟環境搭了也開心,過幾年後其他東西換一個品項後看起來超怪,或者該品牌自己推出的新東西搭起來也很怪。
不過年底回顧身心健康第一、成長第二,打造長期快樂的消費重點,發現無論是進入心流的儀式感、更好入睡的燈、手錶等等,每一項消費的複利從每天都很有精神、專注在工作上工作時看著自己的選物開開心心、工作下班後也有餘欲學習,即便消費可以更謹慎有改善空間,不過整體原則還是有達成的。
而在消費之外,今年也分別去了台南、台東、日本休息各幾天,換個環境轉換情緒讓身心更穩定一些,也更抓到了自己的休閒步調,希望明年在完整的儀式感套組下,公司可以嘗試數位遊牧工作的方式,並探索未來想要居住的城市。
不過明年真的啦,如果要買暫時性的方案,寧願不要買,今年有一些物件買的稍稍後悔不是很滿意 ˊˇˋ 而且股市低迷,從軟體到硬體甚至學習都投資在自己身上了 XD。 明年保持休閒、節約物欲食慾,應該要重啟極簡清單來做個審視了。
小確幸
因應生活型態的轉變,今年挖掘了很多好用的 SaaS 服務,不禁感慨創新的兩難,總是會有新創推陳出新好用的新東西:
-
PKM 跟去年相比知識管理今年有很多次轉換,分別:
-
閱讀方面,分別對應到書籍跟零碎閱讀:
- 因應讀書會自炊了很多本書,開始訂閱 iCloud,將 pdf 透過 iCloud 來同步搭配 goodnotes 做日常筆記。
- 零碎閱讀的部分原先都持續使用的 innoreader ,直接被 Readwise Reader 取代,搭配 Readwise 與 Heptabase 的整合,與今年年末同步出了 Kobo sync beta 的好用功能,也開始訂閱了 Readwise。
-
除了筆記外也將用了很久的 Things3 轉移成一個間歇式日記在 Heptabase 中,搭配公司轉換到 Linear 非常夠用:
-
開發方面,去年沒有提到,今年補個紀錄,原先習慣是 VS Code + iterm2,今年主力改用 Webstorm:
- 搭配 91 的課程 Vim 與重構功能,減少重構時許多的低級錯誤。
- 不過專案切換之間找 code 還是使用 VS Code 居多效能比較高。
- 而現在也從 iterm2 改回原生的 terminal,之前嘗試適用 Wrap 在不同 terminal 間踩到一些坑,決定還是單純一點最好。
-
其他零碎生產力相關的:
- 買了自然輸入法,沒有經歷過好的,都不知道原來 mac 的新注音輸入法是這麼爛的輸入法。
- 今年也開始用 Raycast 取代 spotlight,將很多日常執行的腳本、快速輸入等等都放在裡面。
- 搜尋工具跟摘要整理改用 ChatGPT 年底之後工作上突然需要摘要什麼消息都先問一下 AI,尤其寫信、寫各種給使用者看的 FAQ 或開卡等等都超省時間。
- 標記工具除了原先使用的 Snippast 後續搭配了螢幕錄影的 Loom,用來 Demo 使用體驗非常好,由於只是溝通輔助,25 支 5 分鐘影片的限制非常足夠。到了年末知道了另外一個好用整合工具 CleanShot 直接將 + Loom 取代掉,其中的 OCR 辨識跟將影片轉檔成 gif 真的非常實用,可以直接買斷。
- 今年完全沒有碰到視覺,視覺工具暫時掰掰,整個 Adobe 退訂,省下一筆開銷。
-
個人健康管理方面:
- 搭配 apple watch 開始大量的使用 apple 內建的健康功能,但實在睡眠的部分使用起來很不容易理解,敗了 autosleep 來追蹤睡眠。
- 也有嘗試了 MyFinessPal 嘗試想要追蹤卡路里,發現太複雜了,門檻太高,還是直接拍照傳給教練比較實際 XDD,畢竟目標也不是要多壯,只是單純想要回到比較健康的飲食。
- 財務的部分,今年整年下來花了太多錢,回歸 Moze 的懷抱開始記帳,效果顯著,股票則轉移到美股,從 籌碼 K 線開始使用 富途牛牛。
隨著 ChatGPT 的推出,明年肯定會有更多更有趣的產品誕生吧,明年也會繼續一一開箱嘗試。
2022 總結
以上的生活與來年的期許就拿跨年前匆匆忙忙看完的一本書作結好了:
我強調絕對誠實,因為我想要自由。自由有部分意味著我可以心口合一,說我所想,想我所說的。
-- 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明年的目標希望做真正的自己,並有把我的名字放上去的勇氣。